看著孩子學某件事,比如游泳,你看著孩子不太嫻熟的動作,有時理解得還不到位,動作常出錯,你會怎樣?孩子沒急,你會不會先急了?老師和我們分享的有趣例子:幾個6、7歲左右的孩子初學游泳,媽媽的狀態變化。
你是這類媽媽嗎
剛開始,媽媽一直在旁邊鼓勵孩子,算是好媽媽吧。隨著學習的進展,媽媽們的鼓勵開始有點變味了。媽媽們開始提醒孩子注意動作。漸漸的,哪個手或腳的動作不到位的聲音此起彼伏,再然後,媽媽們徹底失去了耐心,開始教訓孩子不好好練習,不夠認真,不夠專註等等。
就這樣的變化,在孩子游泳的過程中,媽媽們不斷切換。
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
但其中,有一個孩子的媽媽一直觀察著孩子,沒有去提醒她的孩子該怎麼做動作。於是,比較了下孩子們的狀態:剛開始,孩子們一直在認真練習教練教的動作,在探索身體和水及動作的關係,怎樣去協調,怎麼調整……
其實,這個過程是孩子在自我探索,自我摸索,是非常好的。但是,媽媽們的聲音卻一直在干擾他們。孩子們常被打斷,一次次地從自己對自己身體的感覺中離開,去做媽媽要求的動作。
相比之下,那個沒有媽媽指點的孩子學得最快,非常認真地練習動作。那些被媽媽指點打斷的孩子則大多學到一半就開始相互打鬧戲水。
認真學的和邊學邊玩的兩類孩子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是,不管是認真學的還是邊玩邊學的孩子們,在游泳動作細節的學習領會上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是,邊玩邊學的孩子練習幾下就不練了。因為這個時候往往是媽媽的聲音在響起。他就進入和媽媽阻抗的模式。
其實,這樣一個學游泳的過程,只是這些孩子們生活中的一個縮影,但是這一個縮影卻反應了許多模式,及家長對孩子的影響。
你會發現,當家長們不停地教孩子的過程中,很少有家長能保持中正客觀,而是很容易帶有你不夠好的能量,以及一些情緒。而孩子就被迫從自己的感受中離開,並接收到我不好不對的暗示。久而久之,潛意識裡就很容易種下「我不夠好」的種子。潛意識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乃至一生的關係。
而家長這個不停教孩子的行為,以為自己在糾正孩子的錯誤,但實際上在做的是打斷孩子。現在的家長們特別在意孩子們的專註力,可是專註力是怎麼來的?就是孩子們每一次做事情過程中,不被外力打擾的,自己能完整經驗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成功,也有不成功。而面對每次的不成功,再學習去調整自己。
學游泳,是不斷調整的過程
可是,家長呢?常常看不得孩子出一點差錯,孩子還沒怎麼著,剛做了幾個動作,家長就急於去提醒,糾正,實際是不斷打斷孩子的專註。
而家長們為什麼這麼急於出手?真的要好好問問自己,孩子做錯一點會怎樣?學慢一點會怎樣?人生就是不斷嘗試的過程,任何事情都會有第一次,那就不可能總是萬無一失。會有對,也會有錯的時候,有成功,也會有失敗的時候。那麼如何面對兩種結果?就是要在體驗中,學會不驕不躁,不卑不亢!
路,終歸是要每個人自己去走的!就像學游泳,學得快很好,但學得慢也是可以的。把握自己身體的節奏,去感覺、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