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培养一个优秀专业游泳运动员没有一点点的兴趣,我想做的,是让更多更多的人,安全的在水中,随便的干什么。所以我就说说,游泳基础这个阶段,因为太多的人处于这个阶段,还不知危险。
很多人跑来问我:“教练,我会游蛙泳了,我现在想练自由泳,我该怎么开始练,练什么?”
早年间,我还没什么经验,上来就开始练自由泳腿,转头换气,费了好大的劲,动作也练不好。后来我发现他有蛙泳换气还会呛水,再后来我发现他根本就是在“假呼吸”①,我叫他回去把换气练好,他说好的,转身又去练自由泳,还是全身配合游。于是我和他双双崩溃。
这叫做水性不好,那水性是什么呢?
我不想泛泛而谈,我想说具体的东西,水性就是,人在水中换气的自在程度。水性好的,抬头换气,转头换气,仰卧换气,快速换气,连续换气,滚翻,跳水等等,都没有问题,怎么样都能来(如果你要尝试这些,请不要一个人尝试,叫个人来看着你)。
水性不好的,勉强学会游泳后,在站不到池底的泳池,只有两个模式,一是手扶岸边,二是蛙泳。在池边出发前,要看好路线,免得会与别人发生碰撞,免得转弯或者掉头。乱一点点都不行。
泳镜进水,慌; 与人相撞;慌; 有点浪打到脸,呛水,大慌; 比基尼掉了,慌…..也就是说,水性不好的人,在水中要时时刻刻想着换气的事,或者是,只知道抬头换气,只知道,哦,抬头就要换气了,而不能进一步的分辨,头抬起来时,嘴巴是在水面上还是还是在水中。于是悲剧经常发生。
看到太多的人,会有蛙泳,却不能在水中好好的,放心的游泳。这些人,经常靠在池边,羡慕的感叹,说这个还是孩子学游泳得快一些呀,我们这些成年人,就是笨手笨脚的。
别这样,其实小孩开始也笨手笨脚的,只是他们喜欢在水中玩(在浅池)什么花样都敢来,没事还比比漂浮,憋气,他们喜欢挑战,经常对大家说,你看我,你们看我,妈妈你看我,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们看我,我可以这样这样这样啦啦啦啦啦。。。他们不怕呛水鼻子进水,咳嗽几下抹抹脸就过去了,开心之余,关于水性的种种技能都是附带而来的。我不喜欢鸡汤文,是因为鸡汤常讲一堆正面的东西,而故意将负面的隐藏起来不告诉你。所以我要说,小朋友玩嗨了是很恐怖的,在基础阶段的孩子,一定得看着紧紧的。
我有一个学生的家长,想找我练蝶泳,他说:教练啊,你看我蛙泳自由泳仰泳都会了,现在只能练蝶泳了吧,教我蝶泳吧。然后我看他游了游,自由泳根本就是抬头换气,仰泳要戴鼻夹。我和他说:我知道你为什么会心急着想学,但这个真的急不来,得慢慢的练习。
现在,碰到前来要学自由泳的(接触多了,我发现他们并不是非常想学自由泳,而是在学会蛙泳后他们还想进步,而又不知道练什么),我要先检查他的换气,再看看会不会踩水,敢不敢跳水,能不能潜水,在泳池中间可不可以欢快的说一两句话,能不能自在的玩耍,都没问题的话,我就很开心啦。如果都还生疏,我会说:来练练水性吧。
怎么练?我们来玩吧~(实际上,还是得和他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有时候,人家还不理,梗着脖子要开始练自由泳…….)关于自由泳,那又是另一个开始。
附:关于假呼吸
假呼吸就是在连续换气时,在水中没有呼气而是憋气,抬头时呼气了,但是又很快的吸气低头,呼气时间过于短促,没把肺里面的空气尽情的呼出来,于是你觉得你换了气,于是你就一直这样练,于是你就呼出的气少,而吸的气也少,于是你就发现因为肺里面全是没呼出去的废气而吸气越来越困难了,练了6~10次之后你觉得怎么胸口好闷啊,怎么肺里全是空气还感觉那么缺氧啊。
这就是“假呼吸现象”,多是因为紧张而导致在水中呼气不自然。
一般我教学员,都是连续换10次气,就OK,但这个假呼吸,是能坚持到10次换气的,往往在练会了蛙泳的手腿后,开始自己独立的游泳了,弊端才显现出来,这样只能乖乖的回来练换气了。
所以要将之扼杀在摇篮中。
所以在水中要呼气。
其实在水中憋气呼气都可以啦,但是不能只憋气或只呼气,只憋气容易造成假呼吸,只呼气·····在水中憋不久。
换气请经常练习,自己觉得自己还不熟练的,一定要常练习,当然了,也不要死磕,练了那么百八十次后,可以练练别的内容。
如果你认为你的泳姿已经可以了,接下来的练习就是两个方面即
1、感觉。我们常听见体育解说员说一个运动员今天不在状态,那么你今天又是否处在良好的状态哪?我觉得对于一个常去游泳的人来说只要一下水他是很清楚此时的自己是否处在良好的游泳状态的。感觉是整体状态里的一个方面,我以前曾经老在为一个问题困惑,那就是为什么我每次下水的感觉都不一样?
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感觉这东西也是需要“锁定”的。通过摸索性的练习,你要把最佳的感觉锁定并长久的保持下去。“感觉”这个词比较微妙,但较之人跟人之间的“感觉”,要简单一些——无非就是技巧,技术,也就是借水控水的本领,控制自己心身合一的能力。
2、体质。如果做到了1,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体质”这一个问题了。
最后总结:游泳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