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送肩

談談划水

這個可能是談得最多的話題了。談談我對划水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些啟發.

1. 划水的實質
划水實質上不是划水,是用手臂在水中找支撐感。划水過程是一個身體前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手臂會從頭前到大腿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全程手臂都能找到支撐感,不管什麼路線,那划水基本就過關了。但隨著游進速度的增加,找到支撐感就越來越難,要求手臂有很好的「黏水性」,能跟隨水流方向走而且能比水流快一點點來找到支撐感。優秀專業運動員即使在比賽中也能做到入水點和出水點基本重合,儘管這裡有打腿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2. 划水和阻力
為什麼說划水全程找到支撐感只能算基本過關呢?因為手臂在划水中會產生額外的阻力,像Gary Hall Sr講的那樣,整個手臂從手指到肩部,由於後劃速度遞減,面積遞增,產生的額外阻力成倍增加。如何規避額外阻力是決定划水路線最重要的因素。Gary說外劃能比下刨減少肩部和上臂的對水面積,我是不同意的,其實無論手臂往哪個方向打開,對水面積都是一樣的,划水追求向後的對水面積最大化,必然也導致向前的對水面積最大化。其實這裡最關鍵的技術是退肩。當上臂打開,水流沖向肩部和上臂的時候,唯一能減小阻力的選擇就是退肩,在退肩的過程中快速划過外撐最大的肩線來減小阻力。在爬泳中,水下退肩就是另一臂的水上頂肩,是一個搖動的過程。退肩的動態減阻在高速游進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這就回答了為什麼下刨划水不好的問題,因為下刨拉動軀幹的支撐點一直在同側肩,無法退肩。所以,好的划水都要求大臂基本在背部平面上,保證肩膀的自然搖動順利退肩。以爬泳來說,一般肩線以前的划水是同側肩膀為支點的,過了肩線就需要退肩轉成另一側肩為支點。優秀的運動員都有超寬的肩膀和超大的肩胛骨運動範圍來保證退肩的幅度。從身材上說,這個比臂展更重要。

從這個原理出發,順便也談談前交叉划水技術厲害的地方之一。看看孫楊,索普,朴太桓等前交叉選手,都有一個共同點,早轉身,退肩之後肩部馬上就出水了,後半程划水肩部都是在水上的,這有很大的減阻效果,肩出得越高,越早,減阻效果就越好。但後交叉選手比如波波夫,就是晚轉身在水下大幅度退肩的,為了充分退肩還利用了脊柱的側彎。佩爾索爾,羅切特的仰泳也利用了脊柱的側彎。如果你仔細看男子和女子仰泳在技術上的差別,肩膀的出水高度和時機是很明顯的標誌。

講講全浸的壞話,全浸處處講究減阻,但在划水環節的動態減阻是做得極差的,4點叉水,過分前交叉導致過早退肩,移臂立肘空中停頓把應該在水上的肩壓入水中, 這些都是非常得不償失的做法。

3. 划水的方向感

上面講到,划水的動力是通過肩部這個支點來拉動軀幹,所以很自然地有了雙軸的說法。但通常看到的雙軸理念都是平行的,其實是很錯誤的。每一次划水其實都要用到同側和異側肩做支點,平行雙軸的身法是無法做到的。正確的雙軸是X型的,也就是對角線拉伸為軸斜向滾動,以右手前伸左腿後伸作為軸為例,左手的後半程划水要感覺頂在右肩上,而接下來右手的前半程划水也是在拉動右肩。划水一定要有前進的方向感。方向感偏了,走水馬上變差。好的選手會利用肩膀的拉動感去調整划水方向和力度,不需要去學別人的划水路線.另外,理解了X軸斜向滾動也就同時理解了為什麼髖部要穩,也就理解了為什麼入水打異側腿能幫助滾動速度加快了, 也就理解了為什麼順拐根本不是個問題.

也講講swim smooth的壞話. Jono 是很標準的X軸斜向滾動. 但Mr. Smooth動畫就是臆想出來的平行雙軸, 似是而非,其實是很彆扭的動作, 忽悠鐵三選手的.

我覺得上面這些是划水技術好壞最根本的東西,理解了這些就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划水方式。

關於 lswim

游泳愛好者,常年混跡於各大游泳網站論壇中,學習了不少游泳知識和技巧,發文或者轉文旨在分享游泳學習中的經驗與方法,與大家共同進步。單項突破,循序漸進,你也可以游出世界冠軍的風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