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比賽的九種出發方式

擺臂式出發

出發台出發技術的一種方式。 20世紀初,運動員經常採用的出發方式,動作難度較低,故為初學者或初級運動員常用。兩腳平行站在出發台上,身體前傾,兩膝彎曲,大腿和小腿彎曲約為165~170度,重心降低,以保持身體的平穩。

站立時,兩腳距離與肩同寬,腳趾緊扣出發台的前沿。準備出發時,屈膝的同時,兩臂自然下垂,向身體後方慢慢抬起,掌心向後,目視前下方,上肢和上體的肌肉群適度放鬆,頭的位置應和軀幹成一線或稍低,以便起跳擺臂時迅速抬頭增強起跳的力量,完成上述動作後要把身體重心落在前腳掌上,此時應保持靜止不動,發令員的槍響後,然後迅速加大屈膝度,使身體前倒,同時兩臂前擺入水。

環繞擺臂式出發

游泳技術用語,為出發台出發技 術之一。其技術要點與擺臂式出發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當運動員聽到槍聲後,兩臂由預備部位迅速的向繞環擺臂式出發向前、向上、再向後、向下然後繞環擺臂式出發向前做加速、繞環,其優點是可充分利用擺臂的動量。

由於該動作可提早擺臂起動,為爭取時間並避免犯規,很多運動員在接力出發時採用這種技術 。

抓台式出發

因出發時用兩手抓住出發台兩側或前緣,所以叫抓台式出發。這種技術的特點是預備姿勢較穩,離台早,入水快,能產生較大的初速。它與其它類型出發技術的區別在於:預備姿勢時,兩膝彎曲程度大約成130°~140°角。

頸部放鬆,目視下方,兩臂自然放鬆下垂,兩手抓握出發台兩側或前緣。當運動員聽到出發信號時,兩臂迅速屈臂向上提拉,使身體向下,頭和上體盡量貼近大腿,隨著兩臂繼續提拉和低頭動作,重心開始前移,身體前倒,起跳藉助身體直線前沖的力量獲得較大的初速,並輔以兩手推合、擺臂和抬頭動作,以加強前沖的速度。

蹲踞式出發


模仿田徑蹲踞式起跑和游泳抓台式出發的準備姿勢,故名。這種技術於1972年開始提出實驗,1984年美國、加拿大女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使用。

其動作過程是:兩腳前後開立,前腿微屈,以前腳趾扣住出發台的前緣,後腿微屈膝,後腳跟提起,上體前屈,兩臂伸直與肩同寬,兩手抓住出發台的兩側或前緣,當聽到「各就位」的口令時,提臀,稍比肩高,重心前移,身體的蹲踞式大部重量落在前腳和兩臂上。

當聽到出發信號時,兩腳用力蹬出,同時兩臂屈肘拉台,使身體向前、向下移動,緊接著用力推離出發台,繼而展體、稍抬頭,兩臂迅速前擺,向前跳出。與此同時,後腿與前腿併攏,完成騰空動作。

團身式出發

出發台出發技術之一。其技術特點為身體位置低,團縮較緊,故名。這種技術吸收了擺臂式和抓台式出發的優點,穩定性高,動作簡單,起跳快,重心靠前。

做預備姿勢時,兩手抓住出發台的兩側,使重心遠遠超出出發台的前緣。充分屈膝,臀部靠近腳跟,團身緊,大腿小腿夾角約在25°~35°之間。其角度大小以重心位置合理、身體協調舒適為準。肩部放鬆,有助於身體最大限度的前傾,胸、腹緊貼大腿,肩內側置於膝外側上方,目視腳趾,用食指、中指等扣住出發台的底部,兩掌心的聯線正好通過腳的跟部。當聽到出發信號時,立即鬆手,抬頭,兩臂迅速前擺,其起跳騰出發空入水。

洞式入水出發

游泳技術用語,出發台出發技術之一,70年代以來,不少運動員把抓台和洞式入水技術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兩者的技術優勢,形成了抓台洞式出發」的新技術。

即出發離台後,身體似從水面破洞,依次手臂、頭、軀幹、腿入水,故名。也稱之為一點式出發。這種技術的優越性在於起跳騰空點高,入水時身體阻力面小,勢能大,滑行速度快,距離遠。更適合蛙泳和蝶泳項目。

平式入水出發

出發入水技術之一類型之一,也有稱之為「門板式」或者平展式入水。起跳時起跳角比較小,騰空階段身體保持平展,軀幹入水角度小,入水時身體與水面接觸面比較大,水下滑行比較淺,出水較早,比較便於及時起游。

仰泳出發


競賽規則規定,參加仰泳比賽的運動員必須在水中出發。仰泳出發由以下幾個階段:
1.預備姿勢:運動員在水中兩手握住出發台上的握手器,兩腿屈膝貼近胸部,兩腳掌蹬住池壁,腳與水面平行或略低於水面,兩腳的位置要利於蹬壁;

2.準備動作:當聽到「各就位」的口令時,立即屈臂把身體最大限」度地向上拉起,使身體大部露出水面,並低頭含胸;

3.起跳:當聽到出發信號時,運動員向後上方仰頭,同時伸展兩膝和髖關節,使身體向上升起,然後兩手向下、向內推按扶手,使兩肩和身體上半部向後上方拋起,兩臂開始水平地由側、向前擺動,兩腿用力後蹬,起跳角約為15~25°,在蹬離池壁的過程中,略挺胸仰頭,身體成背弓技術之形。兩臂側擺時略低於身體平面,同時髖、膝、踝配合擺臂做充分伸蹬,此時身體的大部分都一點式露出水面,繼續進入騰空階段;
4.騰空入水:騰空時,保持蹬出時挺胸、仰頭的身體姿勢,使重心不致過早下落,當兩臂側前擺超過肩平線後,兩臂和肩開始下降,而臀和大腿繼續向上,使身體移動路線呈拋物線,當兩臂擺至前方時,頭部迅速恢復到正常部位,並夾於兩臂中間,使身體人水時保持流線型,利於水中滑行。
踏板仰泳出發

為70年代國外研究人員醞釀設計的仰泳出發技術。日本研究人員波多野勛,曾在1977年發表文章,提出在池壁接近水面處裝置踏板,使仰泳出發時身體大部露於水面,從而提高身體重心的位置,加大騰空階段的距離,並充分發揮腰腿的力量以加快仰泳出發段的速度。但這只是一種嘗試和設想,未被國際游聯承認和推廣。

關於 lswim

游泳愛好者,常年混跡於各大游泳網站論壇中,學習了不少游泳知識和技巧,發文或者轉文旨在分享游泳學習中的經驗與方法,與大家共同進步。單項突破,循序漸進,你也可以游出世界冠軍的風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